图为圆钟试奏。记者 李少文 摄
武汉晚报讯(记者 高星)湖北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,是代表当时楚地特色的著名乐器;而无锡的丘承墩大墓出土的圆钟,同样也是战国初期吴越文化的典型代表。昨日,这个由34个不同大小的“铜铃”组成的独特乐器,由我市精密铸造公司复原成功。
受江苏省无锡市“中国民族音乐博物馆”所托,武汉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历时4个多月,按照无锡出土的鸿山宫廷礼乐场景,复原了越系圆钟34件套、编句鑃29件套等战国初期的越国乐器。该公司负责人李明安介绍,圆钟是与编钟类似的乐器,通过34个大小、厚薄、材质不一的“铜铃”来确定音准,可以与现代乐器一样进行演奏。
据记者了解,无锡丘承墩大墓出土的圆钟本为陶瓷质地,这是科技企业首次根据其形制复原的青铜复制品,为国内首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