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图:李云迪为本报读者题词贺新年。
左图:李云迪在倾情演奏。
12月18日晚的湖南大剧院,因为一位享誉世界的中国顶尖级钢琴演奏家的到来,愈发显得流光溢彩。这晚,由团省委、FM89.3汽车音乐电台、湖南邮政储蓄银行联合主办的公益活动——“爱心音乐教室”李云迪钢琴独奏音乐会在这里激情上演,这位被舆论誉为“优雅高贵又极富诗意,堪称当代最浪漫最诗意的钢琴大师”的年轻演奏大师,用他特有的演技和饱含深情的韵律,倾情演绎了肖邦的多首金曲,令在场的千余名听众如痴如醉。演奏会开始前,这位肖邦钢琴大赛70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金奖得主,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,并给本报读者题词祝贺新年。
1982年出生于重庆的李云迪,7岁时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并爱上钢琴,从此与钢琴结下不解之缘。他每天都要练琴3个小时左右,但他坦承:学钢琴,练钢琴,都纯粹是出于自己的喜好,父母从不逼他。“艺术学习更重要的不是为了出名,而是在于提升自我素质。”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,只是把学习钢琴当成提升自己素质和表达自我情怀的一种方式。正是出于这一想法,他学得很轻松,每天他都要安排时间进行文化学习和开展各种锻炼。“除了不会篮球,别的活动都在行。”李云迪有些自豪。
在业内都知道,肖邦音乐的弹奏是最具难度的,因为肖邦音乐是激情与浪漫的糅和体。“关键是很难把握其中的度。”李云迪也说:“要弹好肖邦曲,需要真正读懂肖邦”。也许是机缘,也许是他与肖邦有着相同的气质,年轻的李云迪独爱肖邦。“只要听到肖邦的曲子,我的心就会变得格外宁静。”在他幼小的心灵里,早早地下定决心要好好演绎肖邦的曲子。凭借喜好和努力,数年如一日的钻研,李云迪不仅读懂了肖邦,而且做到对肖邦音乐运用自如。很快他在国内有了名气,各种大奖都归入了他的名下。2000年,18岁的李云迪受国家文化部选派,参加5年一度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,在一流钢琴家组成的权威评审团和广大高水准的听众面前大放异彩,以完美脱俗的演奏,一举夺得这届大赛的金奖,成为这一世界顶级钢琴赛事在历时15年连续两届金奖空缺后,金奖桂冠的得主,还是此赛事70多年历史中,最年轻的金奖得主,也是首获此项赛事金奖的中国人。
从此李云迪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,在西方,人们已将李云迪与波里尼、阿格里奇、齐默尔曼等当代钢琴演奏大师联系在一起,他被称为“年轻的钢琴大师”,“浪漫派钢琴大师的接班人”;在中国,他成为家喻户晓的“钢琴王子”。2010年,他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的《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——人物篇》的拍摄,与50多位著名人物一起,作为一张极具国际知名度的名片,向世人展现了当代中国生机勃勃的国家形象。
尽管如此,李云迪依然保持东方人特有的朴素情怀。他说:“钢琴是一种高雅的艺术,学习钢琴的过程是一个陶冶情操的过程。”很多时候,也许你心情浮躁,也许遇到不顺,但是只要弹起钢琴,心情就可以变得安静,心灵就可以得到净化。之所以在众多钢琴大家中,李云迪独爱肖邦,也是因为肖邦音乐中内涵了一种可以让人心灵净化的精神。肖邦生活的时代,是他的祖国沦陷的特殊年代,他用音乐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主义和至死不屈的精神。在年轻的李云迪看来,置身混乱局势,却能潜心创作出不朽的音乐,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灵净化的体现。他认为学习艺术的人都应该具有这种心态和精神。他奉劝所有学习钢琴和艺术的小朋友,从小也要树立这种观念,这样学习自然会有所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