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资讯

台州钢琴盲童获中国残疾儿童艺术节金奖

 

钢琴天才来佳俊,早已为萧山的读者们所熟知。今天,我们又认识了一位名叫叶嘉齐的盲童。从台州来的这位女孩,在萧山籍老师的教导下,把钢琴弹得出神入化,一举夺得首届中国残疾儿童艺术节的金奖。

  5月30日,首届中国残疾儿童艺术节在天津落幕。闭幕式演出上,获得音乐舞蹈类节目金奖的15岁姑娘叶嘉齐钢琴独奏了一曲《肖邦第三叙事曲》,以娴熟的技法和对音乐作品的独特理解,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肯定。

  这位从小失明的琴手正是萧山“童心飞扬亲友会”的成员。昨天中午,叶嘉齐和妈妈回到了杭州,获奖后的嘉齐在车上就给钢琴老师徐洁和钱一飞打了电话,“钱老师,我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了!”

  艺术的世界里没有残缺

  今年5月16日,首届中国残疾儿童艺术节在天津华夏未来少儿艺术中心开幕,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名残疾儿童参加了此次艺术节,叶嘉齐的钢琴演奏获得了音乐舞蹈类节目金奖。尽管身体有着先天或后天的残疾,但是这群孩子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了完整。

  在闭幕式的演出中,叶嘉齐身穿白色蓬蓬裙,演奏了自己的拿手曲目《肖邦第三叙事曲》,敏锐的乐感和娴熟的技艺打动了评委,也打动了现场观众。嘉齐说,虽然自己连琴键的黑白颜色都没看见过,但只要手指一碰到琴键,她的心里就亮堂了。

  中央音乐学会的特聘教授黛然·霍夫迈斯特在2007年时就听过叶嘉齐演绎的《第三叙事曲》,并对这个音乐天赋极强的盲童赞赏有加,她说,她从嘉齐的演奏中感受到了西方音乐的神韵,“她非常有音乐的天赋”。

  萧山琴友让她学会了笑

  叶嘉齐出生在台州三门,刚刚降生到这个世界,就已经无法看到外界缤纷的色彩了。嘉齐的父母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,但当得知孩子无法复明后,他们的想法变得简单了,只希望孩子将来有自理能力,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。

  为此,嘉齐的妈妈辞去了工作,带她来到浙江省盲人学校,并全天候陪伴女儿,照顾她的学习生活。但是,嘉齐性格内向自闭,不爱和人说话。

  2003年,叶嘉齐在盲校接触了钢琴,从此便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。2005年,嘉齐因师从徐洁老师而加入了萧山“童心飞扬琴友会”,认识了一群热情开朗的萧山琴友,在这个大家庭里,嘉齐的琴艺突飞猛进,也学会了笑。

  2009年10月,14岁的嘉齐在第二届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获得了非专业少年B组金奖第一名,并在8个组别金奖第一名中荣获唯一的“特金奖”。

  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

  参加完闭幕式表演后,叶嘉齐在后台接受了CCTV新闻频道、天津经济广播等媒体记者的采访。面对镜头,小嘉齐还是有些紧张。

  “你看不到琴谱,是怎样学琴的?”所有人都对此表示好奇。“妈妈帮我看谱子,一句句教我,然后,我一句句记下来,再去老师那里回课。”为了消除紧张感,小嘉齐放慢了语速。

  而谈到获奖感言时,小嘉齐明显平静了许多:“高兴,很高兴。要感谢的人是我的老师,我遇到很多困难,她就想方设法地让我理解。还有就是我妈妈,一直陪着我,陪我练琴的时间都是她帮我翻谱子。他们都很不容易。”

  为了学琴,嘉齐花了正常人的几倍时间在练习,先听无数遍曲子,对旋律、声部等大致有了感觉,再开始分手、分声部练习,找出每个声部、旋律、音准后,还要反复听碟片,处理音乐情感…….“现在如果不练钢琴,我会感觉一点乐趣也没有了。”叶嘉齐说,音乐使她快乐,她的性格也改变了许多,一弹钢琴,她的眼前便是一片光明,也让她更自信了。